“一期一会”的意义何在?“和敬清静”又蕴含着怎样的理念?这些问题或许在日本茶道中可以找到答案,但真正领悟其中奥妙,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但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茶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从日语中“日常茶食事”一词就可以看出,但日本茶道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茶、品茶有很大不同。与其说是饮茶仪式,倒不如说是茶室中蕴含禅文化、神道教、儒教思想的哲学。日本古川哲三先生从艺术的角度,将茶道的内容概括为:艺术因素、社会因素、礼仪因素、修行因素。久松真一先生从宗教的角度出发,将茶道文化定义为以饮茶为基础,以“禅”为核心的综合文化体系。
日本茶道的历史
据考证,日本历史上最早的饮茶记载出现在光仁五年(公元815年)空海所作的《空海供桌》中。饮茶习俗由此从中国大陆传到日本。这一时期的日本茶文化是贵族圈子内的上流社会行为,其饮茶方式与中国唐代的泡茶方式一致。这一时期的日本茶文化以嵯峨天皇为中心,嵯峨天皇经常与僧人空海、最澄一起饮茶。在给空海的送别诗中,嵯峨天皇写道:
经过几年道教徒和普通信徒的分离,
这也是今年秋天见面交流的好机会。
喝完香浓的茶,太阳也落山了。
我低头望着云雾,心里很是难过。
自镰仓时代起,受《饮茶养生记》一书的影响,饮茶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室町时代末期,出现了由普通百姓举办的茶会,如奈良的“大林韩茶会”。林韩即沐浴,茶会主人请宾客沐浴后饮茶,同时还准备水果、面条等食物。
“茶道”这一概念最早由15世纪僧人村田秀光提出,村田秀光将自己静坐后的感悟融入茶道之中,从而创造出了尊崇自然、朴素的茅草屋茶风。
在日本历史上,真正使茶道普及化的人是千利休。他将室内装饰简化到最低限度,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更容易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同时,千利休强调对“本心”的体悟,主张简化茶道规定的动作,摒弃外在的操作形式,专心体验茶道的乐趣。
丰臣秀吉执掌后举办的第一次御茶会由千利休主持,也是在这次茶会上,后新朝天皇赐予他“利休”之名。但此后,千利休对茶道的理解越来越简单朴素,主张“本无”的艺术理念,与丰臣秀吉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并在70岁时被丰臣秀吉判处死刑。千利休死后,其后代创立了“裏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传承千利休的茶道。
千利休画像
日本茶道的理念
在日本,“和、敬、净、静”被称为茶道的四大规矩和四大原则。从表面上看,它们是对人的道德要求,即要求主客之间和睦相处、恪守礼仪,保持茶室茶具的清洁和茶道氛围的清静祥和;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则是要求整个茶道的参与者——茶道的“物、人、境”保持“和、敬、净、静”。其中,物指茶、茶花等物质,物指茶刷等器物,人指主客等各种身份的人,境指空地、茶室等环境。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茶道理念是“一期一会”,意思是人一生只能相见一次。这个理念来自佛教的无常观念。每一次茶道都是此生唯一的一次,没有当时、当时地点重复的可能。正因为有“一期一会”理念的存在,日本茶人对每一次茶道都非常重视。
日本茶道是一门凝结了许多哲学思想的艺术,茶道从业者与研究者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有着不同的理解。千利休在《南方录》中写道:“我终于领悟:挑柴挑水的修行意义,以及一碗茶的真味”,他也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味”。
本文根据日本文化概观课程的研究报告撰写。
参考:
[1]滕俊.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2005
[2] 童俊.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
[3]李宏.“和敬清静、茶与禅——日本茶道浅析”.河南大学学报,2013。
作者:杨慧月(日语系2014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