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全松茶—全面科普茶叶百科知识,让你轻松懂茶、品茶、喝好茶。
当前位置:  茶文化  茶风茶俗 > 苍洱山水间的白族三道茶

苍洱山水间的白族三道茶

时间:2021-08-03 17:37:21 作者:彩韵 阅读:302°C

白族三道茶起源何时已难考证,但这套精妙而又饱含人生哲理的茶道礼节,发端并存活于苍洱山水间的白族人家,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古时的大理是云南茶文化的中心。大理虽然不是云南茶的主产区,但由于历史和区

白族三道茶起源何时已难考证,但这套精妙而又饱含人生哲理的茶道礼节,发端并存活于苍洱山水间的白族人家,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古时的大理是云南茶文化的中心。

大理虽然不是云南茶的主产区,但由于历史和区位优势的关系,大理在古代云南茶叶的贸易交通中所占的地位不容忽视,在古代云南茶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尤其如此。正是在大理,云南古代的茶文化实现了第一次整合,初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云南茶文化。原因很简单,唐朝初期在大理崛起的地方政权南诏国,在一统云南后具备了整合云南茶文化的政治、经济基础。

对照历史脉络和地图就会发现,无论是南方丝绸之路还是滇藏茶马古道,有一个重要的节点都是难以避开的,这就是大理。南方丝绸之路是比丝绸之路更早出现的陆上大通道,一头串联起四川乃至更为广阔的中原大地,一头串联起印度以至范围更为宽广的东南亚、南亚一带。而滇藏茶马古道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起云南边地与藏区的大通道。这两条古代陆上大通道上来往流通的,不只是马帮和各种物资,还有来自各个地方的颇具差异性的文化。

当两条古道在大理相遇,呈十字型交错而过后,各种文化也在大理交汇融合,碰撞并迸发出别样火花,因此大理也有“亚洲文化的十字路口”之称。在这种区位优势下,发端于四川的中国古代茶文化,可以通过起点为成都的南方丝绸之路传到大理;产于“银生城”广大地域的茶,可以通过滇藏茶马古道经景东、巍山运到大理;两条古道沿线各民族的饮茶习俗,自然而然地也可以传到大理。

于是,当南诏国政权建立起来后,云南古代的茶文化在大理首次得到了有效整合。特别是在唐南诏国、宋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延续统治的500多年间,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滇藏茶马古道传播而来的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在大理交汇融合,使得佛教在大理地区广为传播并盛极一时,以至大理被称为“妙香佛国”。佛教的传播和兴盛,为云南古代茶文化的初步整合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也是最早饮茶和对茶树进行人工种植的地区之一,这已经无需赘述了。但在唐南诏国建立之前,却几乎没有任何产茶和饮茶的文字记载。关于云南茶的最早记载,出自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862年)撰写的《蛮书》卷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条被许多爱好者所熟知的史料,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比较丰富的,但许多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产茶上,而对饮茶习俗没有深究。

对照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南诏国时期至少在大理的苍山洱海周边,已经形成了普遍的饮茶习俗。《蛮书》成书时,由蒙舍诏(南诏)统一洱海周边其他五诏后建立起来的南诏国,其疆域远超今天的云南省境。其政权的主体,尤其是贵族上层,也早已经从蒙舍诏的发祥地巍山搬到大理坝子。因此,樊绰所谓的“蒙舍蛮”饮茶法,至少已经是大理坝子及其周边地区较为普遍的饮茶法。当时的洱海周边地区,是南诏国都所在地,自然是云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所以这里流行的风尚必然对整个云南的生活习俗产生巨大影响。

可以推断,随着南诏的强盛,在滇池地区筑拓东城(古昆明城)后,所谓“蒙舍蛮”的饮茶习俗,自然也会传播到以滇池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并进一步向周边辐射开去。从樊绰留下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三道茶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南诏国是饮茶的古法,而这种饮茶法实际上也隐约有唐朝时中原一带的风韵在里面。所以个人推测,现在白族的三道茶,是在承袭“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基础上,不断演进后形成的。三道茶的雏形,弄不好在南诏国晚期或大理国时,就以宫廷饮茶礼仪的形式出现,当元灭大理国后流入民间。

如果推测成立,那么现在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间保留的饮茶习俗,特别是烤茶,与三道茶基本是同根同源的。三道茶的第一道,实际上就是烤茶。也就是说,当年的宫廷饮茶礼仪流入民间后,在包括白族在内一些少数民族间被简化成为了烤茶,实际上即便现在烤茶在白族、彝族人的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礼仪性。而白族人聚居的洱海周边,由于物产丰富且当时白族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就被升级成了现在的三道茶。

当然这些只是个人推测,并无明确的史料佐证。对三道茶最明确的史料记载,出现在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游记中。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徐霞客抵达大理的宾川鸡足山,受到高僧宏辩的热情款待。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宏辩诸长老邀过西楼观灯。楼下青松毛铺籍为茵,去桌趺坐,前各设盆果,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徐霞客的记载,与现今“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稍有出入,不知是徐霞客记述有误,还是后来三道茶有所演变,抑或是佛家与民间所饮之三道茶本就有所差异,我们无从得知。但作为国内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鸡足山,其一淡二咸三甜的茶道,却也能给人一种佛理的启迪。

注: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的知识 茶叶分类 饮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饮茶吧

用户评论

命运不堪浮华

一直想体验一下白族茶文化,最近有机会去云南,正好发现了这篇文章。介绍很仔细,让我对苍洱山间的茶更加了解了!感觉很有氛围,下次去的时候一定要品尝一下这些特色茶!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眉黛如画

文中描述的白族茶叶文化和茶道仪式都让人印象深刻,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三道茶的名称都充满诗意,更增添了它的魅力。有机会肯定要去苍洱山体验一番。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葵雨

很喜欢这篇文章写的细腻、形象,把白族的传统文化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在一起。我对茶叶并不了解,但读完这个文章后感觉对白族文化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玫瑰。

说句实话,我一直觉得三道茶就只是仪式感很强的流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开始重新思考,原来每一道茶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和故事,确实很有看头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这篇文章的图片真是太美了!苍洱山上的景色加上白族人民传统的民居服装,一下子就让人觉得身处一种宁静祥和的世界。茶的色彩和造型也让我惊叹不已。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个人觉得文章写的有点过于理想化,忽略了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在旅游旺季的时候,游客数量太多可能会影响到白族人民的生活节奏,同时也可能破坏了当地环境的生态平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虽然我对茶叶不太了解,但我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很感兴趣。这篇文章让我对白族三道茶有了初步的了解,感觉很有特色,也更加想深入学习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稳妥

这篇博文内容充实而且文笔优美,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茶艺世界。以前只知道“三道茶”,但看完文章后我才知道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故事如此丰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の笑颜

文中提到了白族人对茶的热爱,也提到了茶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让我感触很深。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守护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我对云南的景色一直充满向往,苍洱山脉也已经在我的人生旅行清单上。 这篇文章让我更有动力去看一看那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品尝一下传说中的白族三道茶!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傾城゛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过于注重宣传,未提及一些客观问题比如价格和茶叶的品质差异等。作为一位喜欢喝茶的人,想了解更多真实的信息,期待博主能够进行更深入的介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瞳

看了文章后对白族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三道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他们文化的集中体现,令人肃然起敬! 但希望文章以后可以多一些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现白族风情给大家。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风中摇曳着长发

我认为博主把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意思,通过对白族三道茶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了云南苍洱山间的美好文化。如果能写一篇关于不同种类白族茶的详细讲解,那真是太好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酒笙倾凉

我很喜欢文章中对白族文化的描述,特别是茶道仪式部分,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文化传承和仪式感。可惜文章没有提到具体品茶方法,感觉缺失了一点精彩。希望下次博主能够补充一些细节介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白族的茶文化果然很有特色,三道茶每个步骤都包含着不同的哲理以及寓意。看完这篇文章我更加想去体验一下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感受一下茶叶带来的宁静和美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身影

我很怀念云南的故乡,那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文化历史。看到文章中对苍洱山的描述,仿佛又回到了家乡,回忆起那些美好的记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我一直觉得喝茶是一种享受,而阅读这篇文章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白族三道茶的独特之处。希望有机会能去云南品尝一下这份文化沉淀的味道!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地址:https://www.quanshongcha.com/article/1131.html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

    本栏阅读
    傈僳族油盐茶的介绍
    傈僳族油盐茶是一种古老饮茶方法,是采用茶叶、食油、盐和水做成的一道茶,且广泛饮用,油盐..
    禅茶︳得不为喜
    天行有道,得失之间,不为常人左右。人之一生,皆在追逐,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
    茶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
    关于茶叶的最早发现,是在距今3540万年前景谷的宽叶木兰化石的出土,从而为为印证茶树的原..

    Copyright © 2002-2024 野生全松茶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5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