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树的起源与演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瑞典科学家林纳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种志》中,将茶树命名为Theasinensis,L.,“sinensis”在拉丁语中意为中国。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茶树属于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亚纲、古菌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目前大量利用的茶树种一般称为Camellia sinensis,有人称其为Theasinensis,也有人称其为camelliatheifera。1950年,中国植物学家钱崇枢根据国际命名及对茶树特性的研究,将茶树学名确定为[Camellia sinensis (L.) 0. Kuntze],此后一直没有更改。
中国古代文献中赞誉其为“南国第一树”(见唐代陆羽《茶经》)。一次栽植,多年采收,为叶用常绿木本植物。野生、乔木型茶树高可达15~30米,基干周长可达1.5米以上,寿命可达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目前人们通常见到的是栽培茶树,为了多产芽,便于采收,常采用修剪的方法,抑制茶树的垂直生长,促进茶树的水平扩展,因此树高多在0.8~1.2米之间。茶树的经济树龄一般为50~60年。
1. 茶树起源的证据
茶树起源虽然难以考证,但一些历史痕迹、史料为茶树起源提供了很多证据,使人们能够从多方面去认识和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得到了科学的结论和论证。
1. 最早的“茶”字
在古代史料中,茶有很多名称。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繁江篇》中提到的“荈喳”就是茶;西汉末年扬雄《方言》中称茶为“1”;《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称其为“茶草”或“选”;东汉《桐君录》(作者不详)称其为“瓜鲁木”;南宋单谦之《五行记》称其为“荈”;东晋裴瑗《广州记》称其为“皋鲁”;此外,还有“吒”、“奼”、“茗”、“2”等名称,这些都被认为是茶的同义词。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中,一为茶,二为檟,三为三,四为明,五为荈”。总之,在陆羽写《茶经》之前,提到茶的地方不下十处,其中最常用、最常见的就是茶。随着茶业的发展,“茶”字使用越来越频繁,有了区别的需要。于是从多义的“茶”字中衍生出“茶”字。陆羽写《茶经》时(公元758年前后),将“茶”字减少一画,改为“茶”。从此,“茶”字的形、读、义在古今茶书中都固定下来了。
在中国茶学史上,一般认为在唐代中叶(约公元8世纪)以前,“茶”写作“荼”,读作“tu”。经考证,“荼”字最早见于《诗经》。《诗经.北风.古风》有记载:“谁言茶苦?甘如荠菜”;《诗经.四风.七月》有记载:“采茶柴,食我农”。但有人认为《诗经》中的茶,即指茶叶,也有人认为指“苦茶”。至今众说纷纭,难以统一。最早的汉语字典《尔雅》(成书于秦汉之间,约公元前2世纪)开始用“荼”字明确表示“茶”字的含义,其中记载:“檟,苦茶”。 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认为,茶树即为茶树,其“小如枙子,叶冬生(意为常青),可煮成汤。今早采者谓之茶,晚采者谓之茶”。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茶,苦茶也”。北宋徐宣等人也认为:“今茶之字,此也”。南宋魏了翁在《琼州闲茶记》中说,“荼”改“茶”,是受到陆羽《茶经》、陆仝《茶歌》的影响。明代杨慎的《丹前杂录》、清代顾炎武的《唐云正》也持同样观点。但这种观点显然与陆羽《茶经》中的说法相悖。 陆羽提出“茶”字源于“草”、“木”,或“草木合用”。随后,陆羽在其注中指出:“草”应为“茶”,字出自《开元文字音义》;木应为“五”,字出自《本草》;草木合用为“茶”,字出自《尔雅》。其中明确指出“茶”字出自唐玄宗(公元712-755年)所著的《开元文字音义》。但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一个新字初现时,必然有一个新旧交替使用的时期。鉴于此,清代学者顾炎武经考证认为,“茶”字的形、音、义应在中唐以后确立。 他在唐云正《游泰山,读唐碑刻,见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所刻“茶药”二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所刻“宴”二字,均写为“荼”……当时字体尚未改变。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权所写的《玄妙塔铭》和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秀所写的“茶彼”二字,均去掉了这一笔,是说唐代以后这个字变了。”陆羽在写出世界上第一本茶书《茶经》时,在众多的茶名中统一了“茶”字,这可以说是陆羽的一大贡献。 从此,“茶”字的形、音、义便沿用至今,为炎黄子孙所接受。
当然,这只能说明先秦至唐代,“茶”字的读音、形义都还未定型。其实,“茶”字的形制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在记载汉代官私印分韵的《汉书·分韵合编》中,“茶”字就有七组,形制如下:
其中“茶”字的后两个字,显然已经演变为“茶”字形。此后,三国张籍的《广雅》、西晋陈寿的《三国.韦耀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等,都出现了“茶”字形。可见,在汉代,“荼”与“茶”是一个字。从读音上看,也有人把“荼”字读得和“茶”字相近。如今湖南省茶陵,是西汉茶陵侯刘毅的地盘,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十三属县之一,称为茶陵郡。 《汉书.地理志》中,颜师古对茶陵“荼”字的注解为:反读为“夷舍”,反读亦为“章家”。故《琼州闲茶记》中颜师古注解为:“‘茶’字读音虽已传入,吾不敢随意改字文。”鉴于此,有人认为“荼”字改“茶”,改成现在的“茶”字读音,始于南朝梁朝(公元502-557年)以后(见清代顾炎武《琼谷录》)。但根据古今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多数人认为唐代中期以前,“荼”字即代表“茶”。 虽然当时在一些场合中也见到过“茶”字的形制或“茶”字的读音,但是到了中唐以后,“茶”字的形制、读音、义等作为完整词是同时确定的。
虽然“茶”字自唐代以来就已广泛使用,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方言各异,因此,同一个“茶”字的读音也有所差异。如广州读作“cha”,福州读作“ta”,厦门、汕头等地读作“te”,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则读作“chai”、“zhou”或“cha”。至于兄弟民族,读音就更是不同,如云南傣族读作“la”,贵州苗族读作“chuta”,等等。由于茶叶最早由中国输出到世界各地,直到今天,各国茶叶名称大都是从汉语直接译过来的,特别是从中国输出地区的茶叶名称直接译过来的。如日语的“cha”和印度语的“cha”都是“茶”字的原读,俄语的“yau”与我国北方的茶读音相近。 英语“tea”、法语“the”、德语“thee”、拉丁语“thea”等都是根据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人民的发音译成的。另外,澳大利亚、印地语、乌尔都语等对“tea”一词的发音也都是汉语“tea”一词的音译。总体上看,各国tea的发音可归纳为两种情况:在西欧等茶叶从我国经海路传入的国家,tea的发音多与我国福建等沿海地区的“te”和“ti”音相近,如英国的tea,法国的the,荷兰的the,意大利的thee,德意的te,南印度的tey,斯里兰卡的they等; 在茶叶由我国经陆路向北、向西传播的国家中,其茶的读音均与我国北方的“cha”音相近,如苏联的“yau”、土耳其的chay、蒙古的chai、伊朗的chay、波兰的chai、阿尔巴尼亚的chi、朝鲜的sa、希腊的tsai、阿拉伯的chay等,也与我国北方的茶的读音相近。
通过“茶”字的演变和确立,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字的形、读音、义,最早是由中国确立的,并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对茶的称呼,只是根据各国语言改变其形制而已;也告诉人们,茶来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还值得一提的是,自唐代以来,尤其是近代,茶是俗名,较为雅俗者多称其为“明”。但在《新修本草》、《千金一方·本草篇》、《本草纲目》、《植物图说·长本》等本草文献以及诗词、书画中,也多以“明”作为正名。可见,“明”是茶的主要别名,常为文人学者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