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茶外形
毫心肥壮:芽肥嫩壮大,茸毛多
茸毛洁白:茸毛多,洁白而富有光泽。
芽叶连枝:芽叶相连成失
叶缘垂卷:叶面隆起,叶缘向叶背卷起
舒展:芽叶柔嫩,叶态平伏伸展
皱折:叶张不平展,有皱折痕
弯曲:叶张不平展、不服帖,带弯曲
破张:叶张破碎
蜡片:表面形成蜡质的老片
2.干茶色泽
银芽绿叶、白底绿面:指毫心和叶背银白茸毛显露,叶面为灰绿色
墨绿:深绿泛乌,少光泽。 灰绿:绿中带灰。属白茶正常色泽
暗绿:叶色深绿,暗无光泽
黄绿:呈草绿色。非白茶正常色泽
铁板色:深红而暗似铁锈色,无光泽
3.汤色
杏黄:浅黄明亮
橙黄:黄中微泛红
浅橙黄:橙色稍浅
深黄:**较深
浅黄:**较浅
黄亮:黄而清澈明亮
暗黄:黄较深暗
4.香气
嫩爽:鲜嫩、活泼、爽快的嫩茶香气
毫香:白毫显露的嫩芽所具有的香气
清鲜:清高鲜爽
鲜纯:新鲜纯正,有毫香
酵气:白茶萎凋过度,带发酵气味
青臭气:白茶萎凋不足或火功不够,有青草气
5.滋味
清甜: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
醇爽:醇而鲜爽,毫味足
醇厚:醇而甘厚,毫味不显
青味:茶味淡而青草味重
6.叶底
肥嫩:芽头肥壮,叶张柔软、厚实
红张:萎凋过度,叶张红变
暗张:色暗黑,多为雨天制茶形成死青
暗杂:叶色暗而花杂
用户评论
我一直想了解更多关于白茶的评估标准是什么!这篇文章解释得很好,让我对那些看似复杂的品鉴词汇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以前总是觉得自己对白茶评价很不专业,现在看来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术语就能描述自己感受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很有帮助,之前听别人聊白茶时总觉得自己一头雾水,很多词汇都不懂。文章中解释得很详细,把那些专业的品鉴术语通俗易懂地概括出来,这下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别人对白茶的评价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茶确实是一款口感十分精致的茶类,但每次和朋友喝白茶的时候总觉得很难描述它的滋味。这篇博文把这些复杂的审评术语解释得很有条理,让我更清楚地了解应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对白茶的不同感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写的有点过于理论化了,很多词看起来太专业了,反而读起来不太顺畅。不如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用更生动的语言描述白茶的口感和香气,这样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对白茶审评术语的解释非常全面,涵盖了颜色、香气、滋味、汤色等多方面,让我对白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类似的文章,进一步丰富我对白茶文化的研究。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为品鉴白茶只需要简单地品尝它的味道就能判断好坏,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专业的术语!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自己对白茶的认知还比较浅薄,需要多学习才能成为真正的白茶爱好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有些术语和白茶的实际口感不太搭,就比如“蜜香”,我觉得白茶还是更偏清雅甘甜的味道,而不是特别的蜜香啊!也许我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白茶审评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可以试试用这些术语来描述自己品尝的感受。希望大家也能一起分享自己的白茶饮茶心得和感受!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说的很专业,但我感觉一些术语还是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如果能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讲解,效果会更好一点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白茶不仅仅需要通过这些技术性词汇来描述它的品味,更重要的是要感受它独有的悠然静谧的氛围。每个人的品饮体验都是不同的,不必过度执着于这些术语的解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确实让我对“杯底留香”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前只觉得白茶的味道持久,没想到还有这么个专业的说法来形容这种特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平时比较喜欢清甜一些的白茶,但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些更加复杂的味觉层次,比如“苦涩”、“烟熏”,感觉对我来说还有些偏难接受。或许需要慢慢尝试不同的品种和产地才能慢慢体会其中的美妙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文章中对白茶汤型的描述,尤其是那个叫做“油润”的感觉,确实能让人有一种清涼甘美的享受!以后喝白茶的时候我会更注意观察这种细节...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些审评术语虽然很有学术价值,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过于复杂了。还是希望更多文章能够把专业的知识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出来。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确实让我对白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那些看似简单却难以描述的口感词汇,像“清雅”、“回甘”,经过作者的解释,我仿佛能感受到这些微妙的情绪变化!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说的是,品赏白茶不仅仅是局限于那些专业的术语,更是需要用心体会、感受它的每一丝细节。文章介绍的这些审评词汇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白茶,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体验和感悟!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