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以前,中国的茶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保持顺差,牢牢攒着话语权。东印度公司曾试图寻求管道引种,没想到到手的种子不是被煮熟的、就是被毒死无法发芽的。直到罗伯特·福琼乔装打扮,从安徽和武夷山拐走大量茶苗和靠谱的种子,才打破中国把持茶叶资源的贸易僵局。据《东华续录》的记载,在洋人还不懂种茶的时代,中国茶不管品质高低,一担随便都有五六十两到七八十两的卖价,还可附加百分之五的出口税。
18世纪中叶以来,国际茶叶贸易以红茶为主流,市场需求量大。福琼说,当喝茶变成英国和殖民地人们生活必需时,大规模、成本低廉的茶叶生产就不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了。1870年后,英国开始将茶叶贸易的注意力转向其殖民地印度,逐步降低对中国茶叶的贸易依赖。而同一时期,中国对美的绿茶市场,也因质量参差,被日本趁乱劫走。中国绿茶外销凉凉了,而国际市场对红茶的热情依旧不减。穷则思变,“绿转红”似乎成为中国茶发展不可逆的唯一选择。
这时候,还能在印度红茶、锡兰红茶的夹缝中逆袭的,大概仅剩祁门红茶了。
中国红茶的逆袭
在中国茶的历史长河中,祁门红茶的位置是很尴尬的。1875年创制至今还不满一个半世纪,非但没有动辄千年的典故可以依托,而其因应商贸而生的背景,与避谈商利、清高自守的传统文人形象,似乎也有一丝违和。
说白了,祁红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文人雅趣,而是来自于贸易市场的需要,完全从商业角度出发,还经历过茶农、茶商、洋行之间的尔虞我诈。吴觉农先生在《祁门红茶复兴计划》中提到:洋商操纵祁红的价格,每年最早运达上海的祁红价格极高,过两日即下跌三成,再过两日茶价已不足一半,不仅定价随洋商所欲,行业内还有“吃磅”的惯例,不论茶的品质如何,出货时必须多给2.5%至4%不等的补贴,且这种盘剥并不仅止于洋商,茶栈、茶号、茶农之间也存在着大鱼吃小鱼的关系。——这和中国传统茶饮惯以文人小情趣闻名的设定压根相反,还多了几分庸俗的气息。
庸俗与入世救赎或许是一体两面,祁红一反中国茶含蓄内敛的高冷气质,为中国红茶的发展立下一块崭新的里程碑,靠着高扬的香气走出国门,拿下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质奖章,和印度大吉岭、锡兰乌瓦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啊!从小就喜欢吃祁门红茶,小时候总听大人说它是鲜、甜、厚的典范,现在才知道原来还这么多讲究!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平时不太喝冲泡的茶,但看到这个标题就忍不住看了一下。看来祁门红茶果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连“鲜、甜、厚”的味道都能够细致地解读出来。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文章里说的那种层次感!从浅到浓,每一步的细节都让人感受到茶叶的魅力了不得。我是不是应该买一些祁门红茶试试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是祁门红茶爱好者,从小就受长辈影响吧,现在偶尔也会喝一杯享受下那独特的味道。不过对于“鲜、甜、厚”的定义,我觉得每个人感受不一样呀。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说我是个不擅长品茶的人,但读完这篇文章感觉自己好像懂得了些许道理。“鲜、甜、厚”,这三个字的确能够概括出祁门红茶的味道特点,真是好文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资深茶友,我对“鲜、甜、厚” 确实有一些认知偏差。看来我还需要学习更多关于祁门香的知识,这篇文章让我开阔了视野。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中对制作手法和工艺的要求让我印象深刻,原来冲出一杯好的祁门红茶如此考验专业技能呀!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感觉文章偏向于理论性讲解,希望能有更多的实际示例来佐证“鲜、甜、厚”的体现程度,这样更能让人直观地理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有点懵懂,“鲜甜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口感呢?或许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场景描述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中可以加入更多关于祁门红茶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这样更加全面地展现它的魅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是更喜欢尝试不同种类的红茶,像滇红,正山小种等等,每个地方的茶都各有特点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讲的道理很有意思,但我始终认为品尝茶的主要目的是感受滋味和放松身心的体验,过于强调理论上的分析反而减损了品茶本身的趣味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鲜甜厚”这样抽象的概念解释,我感觉还是需要更具体的细节来辅助说明。比如,是否可以对比其他红茶的味道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祁门红茶一直比较感兴趣,但是平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它。这篇博文让我对它的制作过程和品鉴标准有了初步的了解,十分不错!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对茶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不一定非要按着什么“鲜甜厚”的标准来评判,享受自己喜欢的味道就好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